乾隆通宝是清高宗乾隆年间(1736-1795年)铸造的流通货币,承载着“康乾盛世”的历史记忆,兼具经济与文化价值。以下是核心信息:
1. 基本概况
铸造背景:乾隆时期国力鼎盛,为巩固统治、促进流通而铸,全国设20余铸钱局(如宝泉、宝源、宝浙局等),部分新疆局用红铜铸造,称“新疆红钱”1269。
形制特征:钱径约24-28毫米,重2.4-4.8克,钱文楷书直读,“乾隆通宝”四字端庄,背面满文标注铸造局,部分局名含汉字(如“宝浙”)1279。
2. 版别与稀有性
常见版别:按铸造局分,宝泉、宝源局钱币存世量大;按文字风格分,有“大字版”“阔缘版”“山底隆”等特殊版式679。
稀有品种:雕母(铸造模具,存世仅数枚)、母钱(精铸母本,如宝泉局大样母钱)、开炉钱(纪念性钱币,如宝泉局“万寿无疆”钱)
出价状态
竞买人
价格
出价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