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镍币核心信息
发行背景:1914年北洋政府确立银本位制,镍币作为辅币开始发行;1935年法币改革后,国民政府大规模铸造镍币,替代银元流通126。
铸造历程:
1935年初委托美国费城造币厂试铸样币(如伍分、拾分、廿分,部分带“A”版标记)127;
1936年起由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铸造,后因抗战迁至重庆、桂林继续生产128。
主要版别:
伍分:民国25年(上海)、26年(极罕)、27年(上海/重庆)127;
拾分:民国25年(上海)、27年(上海/重庆)、28年(重庆)128;
廿分:民国25年(上海)、27年(上海)、31年(重庆,存世极少)129;
半圆:民国30-32年(重庆/桂林)18。
特征与工艺:正面多为孙中山肖像,背面为古布币图案,部分带“孙中山像”字样,采用进口镍材,工艺精细3910。
收藏价值:
稀缺性:抗战时期停铸,存世量少,尤其未流通原光币69;
珍稀版:民国24年美国试样币、31年半圆镍币为顶级珍品17;
市场表现:品相好的镍币价格可达数万至数十万元,如“孙像货布民国25年中圆”曾拍出百万高价
出价状态
竞买人
价格
出价时间